咖啡馆老板们太多有“咖啡师”的思维,想要追求精品,现实却是要咖啡馆老板回归到“商人”的角色,做更多商业模式而不是做更多口味。为什么卖咖啡的还不如卖米线的?不是消费者不识货,而是咖啡馆老板们没有做好商业基本功。企业是有生命的,也遵从先生存、后发展的规律。

01 第一个基本功:别太专业很多人做咖啡,出于爱好,把自己的需要当作市场的需要。这个爱好,让他们用顶级咖啡豆表达自己品质好,用多头的咖啡机表达自己的匠人精神。其实,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。比较积极的做法不是强调正宗,而是先迎合消费者,实现快速奔跑。对大多数中国人的味蕾而言,没有咖啡的历史记忆,喝咖啡不讲文化深厚,不讲口味醇正。没有历史记忆的结果就是,谁先抢占了“第一口”,谁就是最棒的。这就好比很多专业人士认为星巴克“不醇正”,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星巴克“还不错”。这个大多数人的“还不错”,就是商业的现实。因此,咖啡馆老板们不要把自己搞得太专业,该拼速度的时候,不要过分追求格致,满足及格线就可以。甚至,可以以咖啡为平台,出售一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。比如,在咖啡馆里卖个蛋炒饭也不是不可以。一是让咖啡馆先活着,二是以咖啡馆培养顾客。你可能怒了:咖啡的节操呢?咖啡的情怀呢?但是,商业会告诉你,为什么卖咖啡的还不如卖米线的。

第二个基本功:别太纯粹咖啡馆老板普遍高素质,这样的优势就是做事比较有格调。而缺点也在这儿——过于“理想化”。卖个咖啡,不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,而是“理想化”,反而“夺了”咖啡本身。相比较,卖米线的就善于迎合与引导。消费者来吃米线时,还要吃白吉馍,米线店老板就拉个卖白吉馍的“配套”卖嘛。顺便,再加上些饮品什么的。这就形成了一个“一主二副”的套餐模式。不要小看这个,它能带来多个效果:①满足消费者;②刺激再次消费;③提高客单价;④米线馆自己就是一个小生态,满足了消费者的吃喝。

也许你会质疑,米线跟咖啡差距太大,完全不可比。那再来看看星巴克,作为代表性企业,星巴克也“丧心病狂”地一口气推出了38款餐食。无论如何,从咖啡馆的发展来看,顺应市场,顺应需求才是王道。毕竟先活下来,才能有发展。03 第三个基本功:要做规模规模,是一些咖啡馆老板们所忽视,而米线店老板们强烈追逐的。因为,规模可以摊薄成本,可以创造品牌竞争力,能更有力地引导消费者的选择。但是,咖啡行业有很多“疯子”:有的,只开一家店就叫嚣“挑战星巴克”;有的,买个多头的咖啡机,就觉得可以征服全人类……事实上,咖啡行业也同样遵从规模效应。规模就是实力,没有规模就没有发言权。在中国,星巴克已经有超过2000家门店,如同一个航母舰队,而那些单枪匹马的挑衅者,本身就是一个笑话。即使星巴克真的有对手,也应该是太平洋咖啡这种重量级的对手,因为它有钱、有人、有实力规模化。当然,咖啡馆老板们可以用一百个理由强调咖啡的独特性。但是,还是那句话——商业会告诉你,为什么卖咖啡的还不如卖米线的。

卖米线,最初几家店,是求生存,后来几十家店是求发展。现在,米线品类已经出现了众多强势品牌,它们有实力跟麦当劳、肯德基争夺客源。因此,不要鄙视规模化,不要鄙视品质的不完美。04 第四个基本功:要做商人,不要做咖啡师“位置决定论”在很多领域都存在。在一些场景下,位置的“优势”往往是另一个场景下的“劣势”。咖啡馆老板们大多有“咖啡师”的思维,追求精品,现实却是要咖啡馆老板回归到“商人”角色,做更多商业模式而不是做更多口味。我们可以从服装行业的品牌化之路,来对比分析咖啡行业的现实。中国服装行业跟中国的咖啡行业有非常相似之处,从产品竞争、品牌竞争到文化竞争,就是一个“逆袭战”。

最初,一些小企业做的服装没有品牌可言,从批发市场里起步,先活了下来。之后,一些有品牌意识的企业,走进购物中心,完成提升之后,它们又从购物中心杀出来,走向专卖店模式。现在,服装企业完成品牌化之后,再杀回到商场,已经是“贵族范儿”了。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,服装品牌又从单品店走向混合店,既销售男装、皮鞋、领带,又销售女装。这种变革背后,有两个推动因素:一是市场竞争,二是消费方式的转变。这种混合店看似不专业,其实每个改变背后都有深意。我曾经问过服装店店员:“男装店里卖女装,不怕伤害品牌?”他们的回答却是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应对之变:“很多男士买衣服,往往有女士陪同。把女装放到男装店里,会带来新的消费。”因此,借鉴服装行业的智慧,咖啡馆老板要做的应当是多琢磨消费者,少琢磨咖啡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