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米磨浆粉凝滑,仿博蒸炊作粿衣。豆芽蛋丝脍缕馅,白玉银妆猪肠碌有人洁问:粤、越同宗,且粤曾属越管,既称南越,何必称粤。乍看此语不无道理,但细加品味,粤、越之名则妙不可言。粤、越虽同宗,且都属稻米文化圈,但就因所吃稻米不同而标分情偶寄》上说的“南人饭米,北人饭面”的道理一般。名号。越偏重于糯米,粤则偏重于籼米。犹如清代文学家李渔在《闲银在古时,越食以“饔”为象征,《说文解字》的解释为“稻饼也”, 妆大抵是糯谷去壳蒸熟再春烂的样式。而粤食则以“粿”为象征,《广韵》 的解释为“米食也”。粿的做法更加多姿多彩,反而没有定式。《广东新语》在茶素条中有介绍粿的一种做法。说是籼米用水泡软与粳米饭春烂,再加猪油搓匀擀薄作粿皮。


不过,在汕尾及广州则又有另外的版本。汕尾的版本是将籼米煮成饭加猪油搓匀擀薄作粿皮。广州的版本是用沸腾清水将籼米饭烫熟加猪油搓匀擀薄作粿皮。如曾经风靡一时的“娥姐粉粿”就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。

让人啧啧称奇的,则是粤西阳江至今仍保留着蒸粉作粿皮的做法。籼米用清水泡软并洗净,连水放入石磨内磨成米浆。米浆磨好放入布袋榨去水分,再按比例重新加入清水配成浓稠合适的米浆。然后将米浆泼入用竹篾编成的窝篮内,晃动窝篮使米浆分布均匀和厚薄一致,随即将窝篮架在沸腾清水上并盖盖子猛火将米浆蒸熟。


米浆蒸熟并不急于食用,而是趁热挑出,摊在另一窝篮背上。晾凉用刀改方正。切成方正的为粿皮,所余边角料切成条的则为粿条。粿馅一般以粿条加绿豆芽、蛋丝等配成。在热镬内加盐炒热,镶嵌在粿皮上,卷成猪肠状,横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(阳江人称段为“碌”,撒上炒香的芝麻即可供膳。

这种粉粿造型叫白玉银妆,粿段又犹如古时的玉扳指,故旧时称之为“扳指粿”。不过,现在阳江人更喜欢称其为“猪肠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