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鲎,海边长大的人都认识。它是海生动物,又称黄鱼、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,其实与鱼类没有多大关系。蜜很神奇,被称为蓝色动物,又称“活化石”。在中国滑海、台湾海峡的滩头一错、汕头港都有出产。

汕头一带农民,把下海叫“落滩”每当潮退,他们就背着竹筐,手持竹枝,穿着布鞋,下海寻宝去也,发现鱼虾固然可喜,如果遇到叠在一起的雌鲎与雄霍,那就是意外收获,随即手到擒来,这一天就值得高奏凯歌了。有趣的是,当你捉到雌性的鲎时,不一会那雄鲎就会自动送上门来:但如果你捉到的是雄鲎时,那雌鲎绝的不会送上门来。

在宰杀鲎时要很细心,先从腹部剖开,倒出米珠,然后刮壳取肉,才算是功德圆满。在这个过程中,切忌戳穿它的肠部,因为整只鲎含有剧毒之处,正是肠部。鲎的米珠经过烹调炒熟,其香味无与伦比。鲎肉经腌制,日晒,产生香味,成为鲎酱,这些鲎酱就是制作鲎粿的主要材料。


用鲎肉制成的鲎酱,既美味又能助消化,且能祛风,是老年人的佐餐佳品。

鲎粿在明、清时代就有了。传说是潮阳一位媳妇为孝敬无牙的婆婆而创制出来的。

话说婆婆年迈,牙齿几乎掉光了,不能咀嚼食物,肠胃易消化不良,肚子经常生风(胀气)。媳妇对婆婆尽心体贴,专制鲎酱供她佐餐。可是婆婆连粥饭都不能咀嚼,进食困难,身体日渐瘦弱。媳妇心里焦急,便想到让无牙的老人喝粥水。经过多次试验,媳妇把冷米粥经石磨磨成粥浆,加入薯粉和鲎酱变成一种流质一样的鲎浆,再蒸熟。这种柔软细滑的粿品让老人非常喜欢,还不黏口,婆婆趁热吃下上,这回,无牙也能嚼了,软激看,有喷喷,吃完顿时感到肚里热乎子的,甚为舒服。而且吃后不会张气。不久,婆婆的身体康复了有一天,婆婆问媳妇:“你给我做的是什么粿?真好吃!”媳妇想到粿里掺了鲎酱,就欣然地说:“是鲎粿。”


鲎粿经历一代代潮汕师傅的改良。最初用薯粉和大米粥制作,其色泽显得比较黑,现在改为用白米粥、澄面、生粉以及粟粉来制作,质地上比较有稠度柔滑软润,色泽比较洁白雅光。制成的鲎浆搅匀后注入桃形粿模,蒸熟后再脱模。吃时浸在文火温油中热透,捞起后再淋上酱料。

鲎粿在酱料方面也大有改进,从原来只使用辣椒酱油,到现在采用多种酱汁调和,既适合不同口味,又突出了地方风味。

现在鲎粿已成为潮汕风味小吃,不但大街小巷、美食街、专卖店有卖,而且还登上了大雅之堂,出现在高档宴席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