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功夫,1994年在高速公路边开业的70平米的小店,发展到现在在中国拥有最多门店的中式快餐连锁巨头,在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步,都彰显了领袖蔡达标极高的营销能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。

真功夫一开始采用的是双品牌战略,即“真功夫”和“双种子”两个品牌同时使用。

但随着公司的发展,蔡达标发现“真功夫”这个单一品牌更适合营销,更容易占据消费者的心智。

此外,对于餐饮企业来说,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火候、味道这些烹饪功夫,

因此,从这个角度来看,“真功夫”的品牌关联性强于“双种子”,这也有利于长远规划。

在解决了品牌问题后,真功夫在产品定位上也做出了“功夫”。

真功夫开店之初,跟随当时的快餐巨头麦当劳和肯德基进行产品开发,同时也引进了烤翅等一些西式快餐。

实施差异化战略后,开始主打中式。

蔡达标总经理在品牌呼吁中,提出了真功夫是“蒸食营养专家”的核心价值,并宣称“真功夫永远不做油炸食品”。

借此机会向“蒸”文化和吃营养、吃美味的西式快餐发起挑战。

这一举动将真功夫与炸鸡翅、汉堡、薯条以及高热量的外国快餐完全区分开来。

真功夫坚持“蒸的营养”,向消费者推广“在众多烹饪技法中,蒸可以保存食物营养”的理念。

另外,真功夫在站位布局上实施车站策略,即在各火车站、公交站台的汇集点开店;

一方面,它紧跟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选址策略。另一方面,通过差异化竞争争取消费者。

再次,根据快餐消费群体逐渐分化的特点,将社区、街道、二线城市变成了真功夫的“根据地”,为真功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真功夫在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也是不遗余力。总经理蔡达标带领技术人员克服了中国烹饪的标准化问题,开发了一系列独家原创流程,使食品质量和生产时间标准化。据蔡达标本人介绍,真功夫对米饭的大小、软硬度和鸡汤中枸杞的数量有统一的规定。

在服务质量方面,总经理蔡达标学习了洋快餐的标准化 QSC,即质量、服务、清洁,借鉴麦当劳的59 真功夫推出了80秒服务。

美味的食物,环境卫生,营养丰富的烹饪技术,快速周到的服务,所有这些都积累在一起,实现了今天真功夫。